
2025年香港失業率從2月至4月上升至3.4%

- 香港失業率從2月至4月上升至3.4%,增加0.2%,可能由經濟問題和強積金對沖政策取消共同導致。
- 建築業、零售、餐飲和金融行業的失業率顯著上升,顯示行業性問題。
- 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5月1日起生效)可能導致4月裁員,影響未來數據。
- 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可能高企,需觀察7月後數據判斷主要原因。
當前失業率情況
香港2月至4月的失業率為3.4%,較前一季度上升0.2%。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建築業失業率升至5.7%,零售及餐飲業也有上升,金融行業亦受影響。這些數字顯示勞動市場正面臨壓力。
可能原因
研究顯示,失業率上升可能與貿易戰、地產市場低迷及遊客北上消費有關。同時,5月1日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似乎可能導致4月裁員,企業可能在政策生效前調整員工,影響失業數據。
未來展望
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可能保持高位,尤其5月和6月。需等到8月公布7月數據,才能判斷是經濟問題還是政策改變導致。若經濟無大問題,7月後失業率或會回落。
調查報告
香港失業率上升至3.4%:經濟挑戰與政策變革的雙重影響
香港的失業率在2025年2月至4月期間上升至3.4%,較前一季度增加0.2%。根據中大莊太量教授的分析,這一上升反映了經濟結構性問題與近期政策變革的共同作用,尤其是強積金(MPF)對沖安排取消的影響。以下將詳細探討當前數據、行業影響、潛在原因及未來展望,並為求職者提供建議。
當前失業率數據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據(可查閱於香港政府統計處),2025年2月至4月的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為3.4%,較1月至3月的3.2%上升0.2%。這一數字意味著勞動市場正面臨一定壓力。具體數據顯示,失業人數按行業劃分如下(數據來源:統計處表210645):
行業 | 4月失業率 | 前月失業率 | 前兩月失業率 |
---|---|---|---|
建築業 | 5.7% | 5.0% | 4.6% |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 | 4.7%* | 4.7%* | 4.3%* |
金融、保險、地產及專業服務 | 3.1% | – | 2.8% |
*注: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的最新數據為上月與再上月的比較,具體4月數據未詳述,但趨勢顯示持續上升。
建築業內,樓宇、裝飾修葺及保養行業的失業率更高達7.9%,顯示該行業壓力尤為顯著。金融行業內,金融部分失業率從2.6%升至3.0%,保險部分則從1.5%降至1.3%,顯示行業內部差異。
行業影響與結構性問題
莊教授指出,失業率上升主要集中於建築業、零售、餐飲及金融行業。這些行業的失業率上升顯示了結構性問題:
- 建築業受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失業率從4.6%(2月)逐月上升至5.7%(4月),特別是樓宇相關子行業受壓。
- 零售及餐飲業去年已開始變差,但失業率上升速度在近期加速,與遊客北上消費減少有關。
- 金融行業整體失業率從2.8%升至3.1%,顯示即使在較穩定的行業,亦有壓力。
這些數據表明,行業性問題是失業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受全球貿易戰及本地經濟環境影響。
潛在原因:經濟與政策雙重因素
莊教授分析,失業率上升的原因可能包括:
- 經濟因素:貿易戰、地產市場低迷及遊客消費模式改變(如更多遊客北上消費)對零售及旅遊相關行業造成衝擊。
- 政策因素:強積金對沖安排於2025年5月1日取消(詳見勞工處公告),這一政策改變可能導致4月裁員高峰。企業可能在政策生效前結算,抵銷可抵銷的部分,然後重新招聘或減少招聘。
具體而言,取消對沖政策意味著雇主無法再用強積金供款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增加企業成本。莊教授提到,企業可能會在5月1日前裁員,重新計算員工年資,延長員工獲得長期服務金的等待時間。他進一步指出,這可能導致未來每五年裁員一次,或新聘員工兩年後裁員,影響勞動市場穩定性。
政府澄清,即使不裁員,亦可對沖5月1日前的部分,但企業行為可能仍受成本考慮驅動。莊教授結論認為,行業性問題與政策改變各佔一半原因,顯示失業率上升的複雜性。
未來展望與數據觀察
莊教授預測,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可能保持高位,尤其在5月和6月。原因包括:
- 4月的高失業率(可能高達3.8%)會拉高5月(3月、4月、5月平均數)的數據,即使5月情況有所改善。
- 上次平均失業率為3.2%,今次為3.4%,顯示趨勢向上。
然而,若經濟無大問題,7月後失業率可能回落。莊教授強調,需等到8月公布7月數據,才能判斷失業率上升是否主要由強積金對沖政策引起。若失業率上升急劇,可能是行業性問題,而非政策影響。無論低端行業還是金融行業,失業率上升都可能與對沖政策有關。
整體而言,大環境未至於極差,保險行業表現較佳,顯示某些行業仍有韌性。
結論
香港失業率上升至3.4%反映了經濟挑戰與政策變革的雙重影響。貿易戰、地產低迷及遊客消費模式改變是經濟因素,而5月1日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則可能加劇4月裁員,影響未來數據。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可能高企,需觀察7月後數據以判斷主要原因。求職者應謹慎應對,關注勞動市場動態,適應這一轉型期。